要进业主群?点这里进群 | 什么值得买:家电篇 | 家具篇 | 厨卫篇 | 建材篇 硬核床垫选购攻略:买金可儿繁星B后悔了吗?繁星C更值得买?13个实验×10个差异,深度解析大牌进口床垫优劣好坏!附动作教学~ 2020年12月29日 19:45 • 深度评测, 硬核知识 万元档床垫,怎么判断好坏? 去年装新房,买了3张床垫。 有纯乳胶,有国产大牌,也有进口大牌。 针对这3张床垫优劣好坏,我写了一系列文章,很多朋友都看过。 其中,金可儿繁星B是最贵的一个(6~7k),关注比较多,写的也比较多。 不仅有自身的评测,还有与同档大牌(舒达和丝涟)的比较分析,以及和其他床垫(棕垫、乳胶垫、普通弹簧垫)的深度对比。 没看过?这里有链接: 七八千的美国床垫,到底好在哪?所谓七分区九分区,其实全是扯淡! 3张床垫,为啥睡完金可儿就回不去了?2000多的和6000多的差在哪? 线下好几万,线上五六千……美国大牌床垫的「减配」!附试睡的5个动作! 别瞎买美国大牌床垫!舒达、丝涟、金可儿分析揭秘?电商网购靠谱吗? 今年,金可儿出了新品「繁星C」。 很多人问我「都是繁星系列,B和C有啥区别」。 由于没有亲自体验过,所以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正面回应。 上个月,机缘巧合,和朋友提到了这事。 于是,就有了下面即将看到的这次「送测」。 为什么会推出繁星C? 繁星C有什么不一样的? 与繁星B相比哪个值得买?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超长文预警:8000字! 能压缩的我都压缩了 被保留的只剩干货了 按需阅读效率更高 1、金可儿和繁星介绍 2、繁星C的开箱记录 3、繁星B和繁星C区别 (约100张实拍图) 13个实验×10个差异 一次彻底搞懂床垫选购 图多字多,干货硬核! 保持耐心,必有所获!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| 金可儿到底好在哪? | 为啥这么多人买繁星系列?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阅读提示: 考虑很多人还是刚接触床垫,所以从头介绍 如果您是选床垫的老鸟,本段也可以跳过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我之前文章里,帮大家仔细拆解过「中国床垫的特别之处」。 比如为啥中国会有棕垫这种产品,以及为啥会有弹簧床垫会有一面放棕垫搞AB睡感…… 种种「特别」,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: 「久穷而后富,旧习而难改」 听着好像是贬义,其实没有。 我这句话就是纯粹的「客观描述」。 放眼各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,热销的床垫无一例外,都是国人称之「偏软」的弹簧床垫。 而且,越是高端货,越是玩命堆厚度,追求「硬板睡感」的棕垫根本不可能有市场。 ▲厚度,是堆出来的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的确有些人会「睡不惯」偏软的美国货。 但也有不少人,因为长期定居国外或者经常入住高端酒店,终于养成了「睡高档床垫的习惯」。 这些人,就是中国高端床垫的「首批推动者」。 之后,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,有了「奢侈习惯」的人越来越多。 5000元以上的高端床垫,终于开始走向千家万户,成为更多人的首选。 但,光看牌子或价格就能买对吗? 1、为什么选金可儿? 上次买繁星B的时候,我花了很大篇幅阐述「为啥选了金可儿」。 简单归纳的话,就是下面4点: 1)美国品牌定义了「睡眠好坏」,绕不开 1915年,39家床垫品牌在美国成立了ISPA(国际睡眠产品协会)。 其后几经演变发展,美国床垫垄断了高端定义权,并延续至今。 2)美国品牌中,金可儿知名度和性价比较高 国内有各种版本的「世界十大床垫排名」,无论怎么编排,夹带了多少私货,舒达、丝涟、金可儿这三家都会在。 (2018年,舒达中国和金可儿中国,已经在「资本层面」层面合并了,但公司和品牌依然是独立运营的) 其中,金可儿做电商是最早的,销量和口碑一直不错。 而且,同样在5k~10k价位,金可儿给到的东西还是比较实在的。 3)高端酒店合作品牌,强大的配套研发能力 众所周知: 金可儿和很多高端酒店都有合作 睡过高档酒店和普通快捷酒店的都懂,床垫和床品的区别真的很大! 所以,甚至有些酒店还有配套的「床垫销售」业务,也足以证明产品之优秀。 虽然家用款会和酒店款在一些地方有区别,但并不是「减配」,反而是「升级」。 比如酒店款因防火不能用乳胶,但家用款可以用乳胶替代海绵获得睡感提升。 (是的,我说的就是威斯汀酒店的天梦之床) 4)几千块钱买个床垫,比几万块买包划算…… 必须承认: 6k的价格,买国产大牌可以买两张,并不算是真「便宜」。 但如果您有几千上万的包,还有每年贬值几万的豪车,却依然睡在1k-4k的普通床垫上…… 在这种情况下,以您的消费能力,不妨考虑升级一下自己的「睡眠感受」。 在这条升级的路上,「金可儿」一定是您的选项之一! 2、金可儿的繁星系列好在哪? 我曾多次公开表示: 如果只去线下试睡,我很可能不会选金可儿 因为,金可儿线下的床垫普遍「又贵又软」 不过,睡过繁星B还不错,比我线下试睡的其他金可儿感觉都要好些。 繁星系列好在哪?下面4点可以参考! 1)威斯汀天梦之床的升级款 繁星系列的第一款,是几年前出的「繁星A」。 繁星A,就是威斯汀酒店天梦之床的升级款! 升级点主要有两个: a 换上了天然乳胶 上面讲了,酒店受防火限制不能用乳胶,但家用换乳胶是完全没问题的,而且可以提升睡感。 b 增加了护边结构 简单说,就是通过增加「护边海绵」让边缘承托力更强,让一家三口挤着睡的边缘跌落问题得以缓解。 (繁星B和繁星C还有升级,后面会详谈) 2)5k-7k就能拿下,高性价比 天梦之床,线下的标价一般要1万多,实际售卖一般也至少8k以上。 但繁星系列在天猫的价格,大促时只要5k-7k就能拿下,还是比较划算的。 之前我也写过这个价位几个大牌的对比。 相比之下,繁星确实不贵,肯定是首选第一梯队。 3)30厘米以上带舒适层的高端床垫 完全用厚度来理解「好坏」,确实不太恰当。 毕竟,为堆厚而堆厚不但没好处,反而可能是坏处。 但要想做出「悬浮舒适层」的高端体感,厚度不够恐怕还真是不行。 金可儿繁星系列是在威斯汀天梦基础上做的升级,所以对厚度的保留比较到位,ABC三款的厚度都达到了30厘米以上,在国内也不多见。 (悬浮舒适层会有什么不一样?后面有实证) 4)不断升级,加量不加价 繁星系列发展至今,已经有了三款。 每一款都有其明确的「升级点」,利益指向明确,而且几乎没有坑点。 什么是「坑点」? 比如,非要搞个AB双面睡感,5k以上的高端床垫都是追单一极致睡感,双面真的没必要 比如,非要搞什么七分区九分区,对于普通大众来说,三分区就已经够用,多分无益 比如,非要追求硬,而不是追求支撑力,结果表面硬邦邦,睡感体验还不如1k棕垫 简单总结一句话: 每一款都很经典,都有值得买的理由。 3、繁星系列的ABC哪款值得买? 先说结论: 钱少选A,预算足请选B或C 繁星ABC的相同之处: 1)都是威斯汀天梦之床的升级款 2)都是厚度都超过30厘米的高端床垫 3)都有悬浮舒适层,且样式接近(颜色不同) 4)都有5厘米的边缘加硬海绵护边 5)都是独立弹簧设计 上面这5条共性,是这一系列存在的基础。 当然,也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。 繁星ABC的差异主要有4处: 1)颜色有别 把床垫分为上面的舒适层和下面的基础层两部分。 繁星A上下都是白色 繁星B上下都是深灰色(舒适层有白色和浅灰花纹) 繁星C上面是白色下面是深灰色(舒适层最上面是白色,下面也是深灰) 从耐脏的角度说,繁星B和繁星C会更好一些 2)面料有别 面料除了颜色不一样,还有其他区别。 繁星A是普通亲肤针织面料 繁星B和繁星C都是防螨抗菌面料 3)舒适层配置有别 繁星A和繁星B都是乳胶+海绵 繁星C结构复杂一些,是乳胶+凝胶记忆棉+海绵 而且繁星C的海绵配置也略有不同,层次更加丰富 4)弹簧分区有别 繁星A和繁星C都是传统横向三分区,会在中间的臀部位置使用更粗更硬的弹簧 繁星B则是有护边功能的纵向三分区,在纵向的床边使用了更粗更硬的弹簧 选购上,个人建议如下: 如果确实预算有限,那么5k出头拿下繁星A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预算充足,那么建议考虑繁星B或繁星C 那么,繁星B和繁星C哪个更好呢? | 繁星C开箱记录, | 七八千的床垫长啥样? 之前比较详细的写过繁星B的开箱。 因为繁星C和繁星B在包装到使用上区别不大,所以本环节一切从简。 具体的评测和分析,留到下一个环节进行! 1、拆外包装 最外层是加厚牛皮纸复合编织包装材料。 外面是牛皮纸,里面是编织袋。 外层包装是用透明胶封装的,撕开后,里面还有一层塑料膜。 塑料膜比较厚,边缘是热封的。 第二层塑料包装,靠两侧是蓝色,中间是白色。 这也就是金可儿说的「蓝白塑料包装」。 打开塑料包装后,四个边角有一层薄薄的海绵保护。 2、一些细节 床头和床尾都贴了标签,提醒大家每月按时对调床头床尾。 床围上,带着一张产品标签,列明了执行标准和生产日期等。 悬浮层独立缝边设计,不是和下面缝到一起的蒙古包。 面层白色为主,有黑色暗花。 缝合和繁星B差不多,缝合间距比繁星B略大。 两侧床围上有透气孔。 3、床垫厚度 长宽尺寸我就省略了。 1米8×2米,就算有误差,也很小,忽略不计。 厚度量一下。 整张床垫的厚度约为31~32厘米。 其中,舒适层大概7~8厘米。 之所以估值上下误差1厘米,因为舒适层表面并不是「绝对平整」。 4、有异味吗? 我是写到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个问题…… 拆床垫时,在场的有我、我家阿姨和小Q同学。 我们两个人类是没闻到啥异味,以至于我都忘了还有「异味」这回事。 小Q不会骗人,来,看它的表现~ | 买繁星B后悔了吗? | 繁星B和繁星C有啥不同? 繁星B是金可儿天猫店的主打产品。 从去年到今年,一直是繁星系列里卖的最好的。 但,凡是能买得起繁星B的,一般也不差1000元再升级个繁星C。 所以,2020年金可儿推出繁星C后,很多人都纠结到底要不要「升级C」。 尽管都是繁星系列,但B和C区别还挺大。 繁星B是市面比较罕见的「纵向三分区」,左右两边偏硬,中间适中。 而繁星C则是比较常见的「横向三分区」,床头床尾适中,中间位置偏硬。 在商品介绍页面,这两个特性并没有直接拎出来作对比。 如果是刚入门的小白,可能会看不懂。 繁星B,页面里是这么介绍「护边系统」的。 繁星C,页面里是这么解释「横向三分区」的。 就算看懂了「纵向」和「横向」的直观差异…… 真想理解「对我有啥好处」,依然难度很大! 后面会有一些验证实验,也许对您有帮助。 除了分区之外,材质和层次结构也有一定差异。 两者一样的是: 表面都有抗菌防螨面料 都使用了独立袋装弹簧 边缘都有5厘米的加硬海绵护边 但其他材质就不太一样了 ▲繁星B的结构示意图 ▲繁星C的结构示意图 当然,从材料差异和层次差异解读,也能讲出很多东西。 但,那样不够直观! 咱们是打算「买」床垫,又不是打算「生产」…… 而选购,需要「更直观」的差异对比!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10个差异对比 颜色、厚度、床边 承托、脊柱、弹力 弹力层次、抗干扰 软硬、主观睡感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【1】颜色差异 繁星的ABC三款,虽然基本结构一样,但外观差别还是挺大的。 繁星A无论床围还是舒适层表面,都是白色的。 但繁星B和繁星C深色部分更多,与A形成了强烈对比。 繁星B与繁星C虽然都用了深色围挡。 但因为正面颜色「一黑一白」,所以直观差异也非常明显。 繁星B,上下都是深灰色,舒适层表面有黑白灰构成的花纹。 繁星C,舒适层表面是白色的,局部有小小的黑色花纹。 正面 再换个角度 【2】厚度差异 繁星B和繁星C整体厚度都在30厘米以上,而且表面都有舒适层。 官方没有介绍厚度的差别(可能因为差异不大),但实际上数据还是稍有不同。 整体厚度上,繁星B为32(±2)厘米,而繁星C为30(±2)厘米。 实测,我手里的繁星B厚度约为31~33厘米。 而繁星C厚度为30.5~31.5厘米。 之所以数据会略有差异,应该是「舒适层」厚度不同导致的。 下层厚度其实都是24厘米左右,但舒适层厚度就不一样了。 繁星B的舒适层在8~9厘米。 (这次量才发现:比1年前高了0.5~1厘米,证明确实没睡塌) ▲1年前测量的数据 ▲现在测量的数据(有角度的原因) 繁星C的舒适层,厚度约为7~8厘米。 【3】床边差异 虽然分区方式不同,但繁星B和繁星C边缘都有5厘米的加硬护边。 只不过,繁星B额外多了纵向的两条「加硬弹簧区」。 多了加硬弹簧区,会有什么区别呢? 这里有两个小实验,可以看出差别所在! 实验1:床边坐感 先看繁星B。 再看繁星C。 总体看,两张床垫的差异其实不太明显。 但仔细看,繁星C臀部受力点的下陷深度会更深一些。 换个动作会更直观一些。 繁星B,下陷深度比较小。 繁星C,下陷深度比较大。 实验2:边缘翻身 更直观的感受边缘差异,可以用这个动作「边缘翻身」。 先看繁星B的「床边翻身」。 哪怕重心已经歪到了外面,但依然能稳稳地躺在床上,不会跌落。 这个动作,各位可以在自己家床上试试。 我试睡过几十张有舒适层的高档弹簧床垫,除了金可儿繁星B的纵向床边,其他哪个都做不到。 个人觉得,这个功能还是挺实用的,降低跌落感是一方面,如果1.5米宽或者需要挤着孩子睡,有这个加硬护边无疑可以提升「床面的利用率」。 好,下面还有几个「滚下床」的测试。 繁星B的床尾,还没等姿势摆好,就掉下去了。 繁星C的床边,尽管有加硬海绵,但支撑力还是不够,一旦重心歪了就会跌落。 繁星C的床尾,一样,难逃跌落宿命。 【4】承托差异 首先强调一下: 弹力和承托力是两码事! 能弹的人DuangDuang跳的,承托力不一定好(参考老式低档弹簧床垫)。 没有弹力让人玩蹦床的,承托力也不一定差(参考各种大火的乳胶床垫)。 好的承托力,必须要贴合人体曲线。 既不能因为太硬而导致除了臀部、肩胛骨等几个接触点外,其他位置都悬空(参考不铺褥子的棕垫)。 又不能因为太软而导致臀部陷进去一个大坑,脊柱都被迫变弯(参考低档海绵床垫)。 繁星B和繁星C的承托力都不错。 测试有两个方法。 实验3:正躺姿态 正躺姿态下,两张床垫全身都能与床垫很好地贴合,且姿态基本是一条直线。 下面这个是繁星B,一条直线。 繁星C,因为有横向三分区,所以正躺时,臀部位置会略微比繁星B高一些。 顺带一提: 舒适层已经替代了「褥子」的作用,直接铺一条床单就可以睡了。 繁星B和繁星C的舒适层面料都有「防螨抗菌」功能,一条薄床单绝对没问题。 实验4:翻滚姿态 (看中年油腻大叔滚床可不是什么愉快体验,做好心理准备,咱们都是为了科学) 翻滚是正躺姿势的进阶。 繁星B因为有边缘加硬护边,所以整体形变不大。 繁星C,当滚到床边时,边缘变形会略大一些(参考上面的边缘翻身测试)。 【5】脊柱差异 腰不好,是个普遍现象。 我自己「腰间盘膨出」已有10年历史。 感谢互联网,感谢工业革命,如果还要靠体力劳动吃饭,我就死定了。 因为分区不同,所以繁星B和繁星C在侧躺时脊柱姿态会略有差异。 实验5:垂直侧躺 双腿并拢,身体与床垫垂直。 繁星B,脊柱基本是一条直线。 繁星C,脊柱也基本是一条直线。 但对比繁星B,臀部会略高一点。 实验6:半趴侧躺 一条腿压过去,形成半趴姿势 繁星B,肩部较高,臀部较低 繁星C,肩部较低,臀部略高 有了臀部加硬分区, 繁星C是不是对腰更好? 先说我的观点: 三分区,并不是为了解决腰间盘设计的。 如果说它有目标人群,也不是腰间盘突出患者,而是「大胖子」。 我身高183厘米,体重180斤(不接受反驳),在中国已经可以算是油腻大叔了…… 但和美国的大胖子们相比,我简直苗条的不像话! 三分区,就是给他们设计的! 正如有了世界级的油烟问题,所以才有了世界级的吸油烟机一样。 有世界级「大胖子问题」的美国,也诞生了世界级的床垫…… 说回来: 这两天总摆这些床垫,腰有点不舒服。 体感来说,繁星C正躺的姿势,因为臀部位置加硬被抬高,所以确实有点「体重牵引」的那个劲儿在里面…… 如果,真的犯了腰病,同样被要求正面静躺的话…… 以我的经验来看,「繁星C」会比「繁星B」更舒服! 但日常睡,各种翻滚之下,其实差别不大。 【6】弹力差异 两者承托力都很到位,差别不大…… 那弹力有没有区别呢?差异大吗?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床垫弹力有用吗? 到底有啥用? 弹力的最大作用,是在保证柔软的前提下,尽可能多的提供「助力」。 如果是一块石板,您每个力都能直接打回来,反作用力到位是到位,就是太疼。 如果是一片流沙,您每个力都能被化于无形,一旦掉进去,那就再也出不来了。 弹力,就是石板和流沙之间的折中。 既有反作用力,还没那么疼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因为两张床垫都有分区,而每个分区的弹力都不太一样,所以情况有些复杂。 整体来说:两者弹力都不错,但繁星C分区之间弹力差距比较大,繁星B的弹力会更均匀一些。 实验7:坐姿蹦 繁星B各个位置差不多,陷入深度不多,有很好的弹力支撑。 这是繁星B的床角,陷入深度如图。 繁星C的床头和床尾,陷入深度比中间大(与繁星B接近),弹力也不错。 这是床尾位置(翻面后就是床头),陷入深度如图。 繁星C的中间加硬分区,陷入深度明显低于床头床尾(也低于繁星B)。 下陷深度变小,弹力给的也更直接,体感就是「硬」。 (本来还有一个实验是站姿蹦,但孩子都长大了,体重太大对床垫的损伤比较大,所以就算了…… 大家不要被我带坏,千万别总带着孩子在床上玩蹦床哈) 【7】弹力层次差异 有舒适层,本身就是为了增加「层次」。 繁星B和繁星C的舒适层厚度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同,实际体验会有多大差异呢? 去年做过繁星B的弹力层次介绍。 对比来说,繁星B的舒适层弹力更小,而繁星C的舒适层弹力更大。 实验8:矿泉水自由落体 繁星B,会弹第一次,但第二次基本弹不起来。 繁星C,除了第一次弹起,第二次也能微微弹起。 实验9:可乐自由落体 同样,繁星B基本就是弹一次,第二次就弹不起来了。 繁星C,可以弹起第一次,第二次还有微弹。 从上面实验来看,两张床垫的区别非常小。 如果硬要找不同的话,繁星B的感觉更偏像厚实棉质褥子多一点,而繁星C更偏像是有点弹力的乳胶多一点。 如果我不是做了这个测试,并反复观看对比,从「体感角度」我根本分辨不出差异。 【8】抗干扰性差异 先说结论: 以我能操作的粗糙实验来看,两者的差异其实可以忽略不计。 实验10:走动测试 繁星B,在另一半床上走动,完全没有影响。 走的近一些,只要不蹦,影响也很小。 繁星C,远处走动(另一半床)完全没有影响。 距离近一些的走动,别蹦,也没问题。 实验11:翻身测试 繁星B,剧烈翻身,根本没影响。 把全身重量集中到一点,猛然发力,这才终于有影响。 繁星C,翻身根本没办法撼动,猫都感觉不到…… 同样,还得把全身重量集中一点,才终于成功! 【9】软硬差异 国人买世界品牌床垫,最纠结的就是「软硬」。 「软硬」这个玩意,看起来好像是个「科学表述」,而且床垫还有软硬的标准(每家也都有自己的标准)。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,终究还是「体感说了算」。 你说你是硬的?但我就觉得你软! …… 之前做床垫评测,软硬我都是用体感进行表述的。 今天换个方式,试试用直观的实验来表达一下。 对于所有「有舒适层」的床垫来说,软硬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部分。 第一部分是,「单纯的舒适层软硬」。 第二部分是,「包含舒适层一起的软硬」。 实验12:舒适层软硬 矿泉水和可乐都太轻了,需要找一个重一点的东西,比如「壶铃」。 在床上摆好,晃一晃,进入稳定状态。 (并非真实下陷深度,盒尺挂在了底座边缘上,只是一个相对下陷深度) 繁星B,床边位置。 读数约7.3厘米。 繁星B,床中间位置。 读数约7.5厘米。 繁星C,床边+中间加硬分区。 读数约6.5厘米。 繁星C,床头位置。 读数约6.5厘米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这是我新设计的实验 下面会做个分析介绍 感兴趣可以自己试试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数据解读与分析: 论单位面积给床垫的重量(压强),这个铁疙瘩比「躺平的人」更大一些。 但,很明显,它只是突破了「舒适层」而已,还没法压迫到「弹簧层」。 为什么同一张床垫无论什么位置数值都差不多? 为什么繁星C下陷会比繁星B短1厘米? 原因就是:「没法压迫到弹簧层」! 同款床垫差不多,是因为还没碰到弹簧,所以分区的区别体现不出来。 C比B短1厘米,是因为繁星C的舒适层比繁星B的要矮一些。 用铁疙瘩实验,能证明啥? 舒适层的中国式理解,就是「褥子」。 如果一个人平时睡很硬的床垫(比如棕垫),且上面只有2厘米褥子…… 现在突然把褥子加厚到7~9厘米,会有什么感受? 会不会突然觉得「软」了? 这就是舒适层带来的「软硬感受」。 在这种对比之下,「繁星B比繁星C软」。 因为繁星B的舒适层更厚,而繁星C的更薄。 实验13:床垫整体软硬 要想突破舒适层封锁,只有「全部体重+站姿」是可行的。 (当然,倒立其实也可以,但臣妾做不到……) 先看繁星B。 因为站姿重心会对数值影响比较大,所以我就多取了几个数值,更有代表性一些。 再看繁星C的。 数据解读与分析: 这个重量(压强)下去,舒适层已经根本没意义了。 要想撑住我,只能靠弹簧的弹力。 越软的弹簧,下陷的深度越大。 越硬的弹簧,下陷的深度越小。 首先,在「非加硬」的部位: 繁星B和繁星C床垫的整体软硬是接近的,下陷深度都在17~18厘米之间。 其次,在「有加硬」的部位: 因为繁星B的护边只有两列弹簧,不如繁星C中间分区面积大,所以繁星B加硬护边深度并没有差太多(至少一半脚掌在非加硬踩着)…… 繁星C中间加硬分区深度只有14~15厘米,加硬效果明显。 【10】睡感差异 能用实验演示或验证的「客观差异」讲完了。 下面是最后的「主观差异」睡感部分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再次强调: 每个人的睡感都不一样,只能用于参考,实际还是以您感受为主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首先,讲讲软硬。 软硬问题,太多人关心,咱们必须讲透点。 最初看到上面软硬数据的测试结果,我其实挺诧异的。 因为,从体感来说,我一直以为「繁星C的床头床尾比繁星B软」。 但从下陷的数据来看,两者是一样的,繁星C并没有更软。 而且,如果不做「站姿」这种大压强的极限测试,繁星C的下陷数据更小,反而更「硬」。 那是怎么回事呢? 仔细分析了一下,我觉得主要原因在「对比」上! 繁星B的整体软硬比较均匀,哪里都一样,所以不会明显的察觉到某个位置软。 但繁星C有中间偏硬的地方对比,所以对床头床尾的软,就会更「敏感」。 秋香到底有多美,取决于其他几香长啥样…… 然后,讲讲冷暖。 繁星C,增加了一层「凝胶记忆棉」。 我特意找金可儿公司要了一块原料,长这样。 和那些「凝胶」不一样,凝胶在这里指的是「加了凝胶颗粒」。 这个材料的主体,其实还是「记忆棉」。 之前也摸过很多其他记忆棉,相比之下,加了凝胶颗粒的确实「第一触感更凉」。 从床垫的体感来说,确实也会在刚躺下时提供「更凉」的感觉。 毕竟,有更好的导热能力嘛! 但,重点来了: 我个人觉得,这个玩意对北方可能不太适用。 北方不够潮湿,凝胶记忆棉能起到的作用就比较有限,导热范围太小,很快就被体温同化了。 如果是南方的潮湿环境,导热范围应该可以更大一些,凉丝丝的感觉就能更持久一些。 | 最后,总结+选购建议 上面一共整理了繁星B和繁星C的10个差异。 并且,为了体现差异所在,我给出了13个实验方法。 为了方便大家直观理解,做了一个表格如下: 具体到选购,我的建议如下: 1)繁星B的性价比高,普适性强,可以列为首选 虽然繁星B是老款,但繁星C并不是在繁星B的基础上做的改进,所以两者其实各有优劣,不用担心买了B结果不如C。 与国内其他5k-15k的床垫比,繁星B都是很不错的选择。 厚度超过30厘米,舒适层8~9厘米,表面有抗菌防螨,没有做莫名其妙的N分区,有照顾宽度利用的纵向三分区…… 同类产品线下至少10k起步,但线上大促6~7k就拿下了。 2)繁星C更适合「有需要的人群」,有重点加强 相比之下,繁星C的升级其实是「为特定人群」设计的。 比如横向三分区,这个设计对体重过大或因为腰病需要长期平躺的人群更有利。 比如凝胶记忆棉,这个设计对需要微弹力或天气潮湿且希望体感凉一点的人群更有利。 如果您恰巧属于上面的人群,且能承受在繁星B基础上再加1k的预算…… 那么哪怕繁星C可能成为别人的「毒药」,但它就是你的「蜜糖」。 (本次评测主要就是为了搞清「繁星B和繁星C的区别」,没有带货或卖货的意图,所以也没有搞团购活动。如果大家有需求,可以留言告诉我,我回头再和朋友沟通看看是否可以组织下……不过临近年底,别抱太大希望) 相关文章 七八千的美国床垫,到底好在哪?所谓七分区九分区,其实全是扯淡! 3张床垫,为啥睡完金可儿就回不去了?2000多的和6000多的差在哪? 线下好几万,线上五六千……美国大牌床垫的「减配」!附试睡的5个动作! 别瞎买美国大牌床垫!舒达、丝涟、金可儿分析揭秘?电商网购靠谱吗? 点赞↓ 在看↓ ~越点越好看~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单毅讲装修 收藏 (0) 赞 (0) 0 0 生成海报 测完想砸屏幕!为啥我电视/显示器/手机黑乎乎?高对比度值得买?生产力大屏长啥样?32寸2K明基PD3200Q买亏了吗?【C】 上一篇 2020年12月17日 11:32 2021,关于自己、关于家庭、关于赚钱 下一篇 2021年1月4日 19:55 相关推荐 其他文章 被骗20年!洗衣机滚筒公斤数是假的?干衣机与洗烘一体容量PK,100条毛巾的极限挑战!2019装修日记018 9公斤洗衣机和9公斤干衣机,有啥区别? 看完本次评测,您买不买干衣机我不确认。 但,相信你一定会开始骂洗衣机厂家…… 9公斤?10公斤?原来都是个笑话!! 昨天评测发了一半,没看过… 2019年10月10日 硬核知识 【枕头攻略】越贵越好?6大分类10个维度要搞懂!乳胶、记忆棉、羽绒枕哪种值得买?1000元档的枕头好在哪?剪开来看看! 睡了这么多年觉,你枕头选对了吗? 都说现在是「躺在家里就能为国家做贡献」的时候…… 但如果你天天葛优躺,新冠你不一定能得上,脊椎病恐怕已经不远了。 &n… 2020年3月14日 什么值得买:家电篇 | 家具篇 | 厨卫篇 | 建材篇 要进业主群?点这里进群 硬核知识 没甲醛也没味的铁艺床,为啥塌了?支撑/床板/高度/材质/喷漆/颜色/安装,7个选购要点大盘点!2021年装修日记22 提醒一下 今天的次条视频,也是干货满满! 要买家具的,千万别错过! 实木家具,你买错了吗?林氏木业源氏木语等10品牌,哪个靠谱? 铁艺床环保是环保,但也有问题! 这次装修,… 2021年11月9日 深度评测 又被忽悠了!板材、砖砌、全铝、不锈钢,到底哪种橱柜好?厨房再不怕甲醛?厨柜防潮重要吗?衣柜全屋定制家具哪不一样?| 橱柜【D】 深思许久,我打算说点真话。 知乎曾有人问「甲醛清除剂是否为骗局」。 我的回答是「甲醛,是一场营销盛宴」。 ▲2016年的老回答了  … 2020年11月26日 硬核知识 攻略:这样配色太省钱!INS轻奢北欧极简,墙漆咋选色?黑白金木+蓝绿度假民俗风,乳胶漆色号分享!| 2021装修日记12 家里选N种颜色,会不会乱? 我是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,数据控。 只要有能用数据表示的东西,我一定会把它搞成数据来「方便理解」。 和全中国大部… 2021年7月22日 硬核知识 实木选购:橡木樱桃木黑胡桃山毛榉木,咋选?原木色北欧日式风,红橡白橡哪种合适?油漆和木蜡油哪个更健康环保?| 双12大促必看 如果换家具,你会考虑实木吗? · · 前段时间,特别想买张新桌子。 我录视频的桌子都看过吧,也不能说不好,但确实还有提升空间。 ▲铺了桌布的效果,近看全是猫毛 · ▲没有桌布长这样… 2022年11月24日 好物推荐 攻略:厨卫什么值得买?20个品牌28种好货!马桶花洒龙头浴室柜拉篮水槽浴缸淋浴房地漏吊顶浴霸…… | 大促课 2020年11月更新 厨卫的好货,你选对了吗? 厨房和卫生间,一直是家里的大热门。 中国人的厨房不大,但要承载的功能却不少。所以,尽管很多大家电的销量都在下滑,但以… 2020年11月10日 清单大促课 【618油烟机盘点】不能,临时抱佛脚,选购不带脑!10各品牌爆款分析:烟机灶具哪款靠谱?老板方太华帝美的小米海尔万和万家乐森太 你会选油烟机吗? · · 油烟机的选购一直都是装修和厨电里的热点问题。 本文会结合当下热门产品帮大家梳理一下选购逻辑。 · · 先破除2个误区 · 这几年,关于油烟机的科普和评测… 2023年6月6日 硬核知识 618都能省钱买啥?帮您一网打尽! 一 送你一套装修专用清单攻略 大促装修到底该买啥? 这个问题我竟然从方法论、价值观以及实操手段上都有过深入研究! 如果您还没有想明白……我送你一套攻略先! 先放两个关于这套攻略的介… 2019年6月17日 硬核知识 低价实木真相:榉木到底好不好?欧洲山毛榉和国产红榉哪个好?和橡木樱桃木黑胡桃木比,有啥优劣?附5款产品分析! , 我再强调一遍:实木家具的水很深! 之前做视频讲过什么是实木、实木怎么分类以及为什么要进口实木。 写文章陆陆续续讲过橡木、樱桃木、黑胡桃木,还做过几个款式和木材的,最近视… 2020年8月20日 快捷登录: 微信 QQ 新浪微博 帐号登录 亲爱的,您好! 登出? 取消回复 表情图片 新回复邮件提醒 发表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最佳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微信 QQ 新浪微博 默认 阿狸 浪小花 Powered by 连接微博